網頁

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

生活中的環保數學


現今社會十分重視環保,例如:水資料的使用、碳排放的情況,這些可持續發展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。以下有3道有關
環保的題目,不如大家思考下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思考站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.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,有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再用嗎?

2. 如果一個家庭每星期使用5個塑膠瓶,1年會使用塑膠瓶多少個?這些塑膠瓶如果不回收,會對環境造成甚麼影響?

3. 你覺得減少用紙對環境有甚麼好處?我們如何用數學來幫助計算減少用紙後,能節省多少樹木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不知大家有沒有答案呢?文章最後便會公佈參考答案。但大家有沒有發現有2題與數學有關?事實上,數學不僅是課本上的公式和計算,更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強大工具。從資源管理到氣候變化,數學幫助我們量化問題、預測趨勢並制定有效策略。

1. 資源管理:節水與節能

  • 水資源:每人每天平均用水約100升,一個四口之家每天消耗400升。若安裝節水裝置,每人每天節省10升,全家每月可節水1,200升,長期下來能大幅減少浪費。

  • 能源:數學幫助計算太陽能效益。例如,若家庭每月電費600元,改用太陽能可節省50%,即300元,同時減少碳排放。

2. 氣候變化與廢物處理

  • 碳排放:科學家用「回歸分析」建立二氧化碳與氣溫的關係,預測未來暖化趨勢。

  • 廢物回收:若城市每日垃圾量1,000噸,回收率30%,即每天300噸可轉化為再生資源,減少堆填區負荷。

3. 生活中的環保數學

  • 一個家庭每週用5個膠瓶,一年累積260個。回收這些膠瓶可減少海洋污染。

  • 節約用紙能保護樹木:每噸紙需砍伐17棵樹,少用1噸紙即拯救17棵樹。

數學讓我們用科學方法實踐環保,為地球創造更永續的未來! 🌍♻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思考站的參考答案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.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,有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再用嗎?

日常生活中,常見的可回收物品包括紙張、塑膠瓶、玻璃瓶和金屬罐等。

2. 如果一個家庭每星期使用5個塑膠瓶,1年會使用塑膠瓶多少個?這些塑膠瓶如果不回收,會對環境造成甚麼影響?

一個家庭每星期使用5個塑膠瓶,1年使用5 × 52 = 260個。如果不回收這些塑膠瓶,這些廢物便會對環境造成污染,影響生態系統。

3. 你覺得減少用紙對環境有甚麼好處?我們如何用數學來幫助計算減少用紙後,能節省多少樹木?

減少用紙可以保護樹木,減少森林砍伐。數學可以幫助計算節省的紙張量,從而估算減少的樹木砍伐數量。例如,每噸紙張需要砍伐17棵樹,減少使用1噸紙張,便可以減少砍伐17棵樹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延伸閱讀:從數學到環保,一探諾貝爾獎外的九大卓越獎項
https://technews.tw/2024/10/09/some-scientists-may-never-win-a-nobel-but-they-still-deserve-big-prizes/ 

來源網址 : 環保中的數學星島教室 | 星島頭條 https://www.stheadline.com/learning/3441535/

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

數學與AI:如何讓數學學習變得更有趣

 

數學與AI:如何讓數學學習變得更有趣

在當今的數字時代,人工智能(AI)工具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尤其是在學習中。最近,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引起了廣泛關注。那么,中學生如何利用AI來提升數學學習呢?

AI在數學學習中的挑戰

在深圳一所中學的調查中,發現學生們並沒有使用AI工具來完成數學作業。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輸入困難:數學作業中涉及大量公式和幾何圖形,學生們覺得將題目輸入到AI工具中較為複雜。

  2. 方法不匹配:AI提供的解題方法可能與當前學習的內容不一致,或者答案格式不符合學校的要求。

  3. 家長限制工具使用:部分家長對學生使用電子設備有一定限制,這減少了學生接觸AI工具的機會。

AI如何幫助數學學習

雖然AI在數學作業上尚未被廣泛使用,但它仍然可以在數學學習中發揮作用:

  1. 拓展知識:AI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點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。例如,在學習統計學時,AI可以展示統計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。

  2. 激發思維能力:學生可以通過觀察AI的思考方式來激發自己的思維能力,例如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。

如何正確使用AI

在使用AI工具時,學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不可過度依賴AI:數學學習的核心在於培養獨立思考和解題能力。過度依賴AI可能會削弱這些能力。

  2. 將AI作為輔助工具:AI可以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邊界和解決實際問題,但不應成為學生的依賴。

結語

AI工具可以在數學學習中扮演輔助角色,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和激發思維能力。然而,學生需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,並學會正確使用AI工具。通過這樣的方式,數學學習將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。

延伸閱讀:

https://epaper.oeeee.com/epaper/A/html/2025-02/16/content_1165.htm


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

《數學之美》特種郵票正式發行


 

 

2025年3月14日,中國發行了一套名為「數學之美」的特種郵票,與此同時,世界各地也在慶祝國際數學日。這套郵票包含四枚,分別以圓周率勾股定理歐拉公式莫比烏斯帶為主題。這些數學概念不僅在科學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,也在藝術和自然界中展現出其美麗的一面。

郵票內容介紹

  1. 圓周率 (π)
    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,代表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。它在幾何學中至關重要,並且在自然界中有許多應用,例如計算圓形結構的面積和周長。

  2. 勾股定理
    勾股定理是幾何學中的一個基本定理,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,兩條短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。這個定理在建築、工程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。

  3. 歐拉公式
   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一個非常美麗的公式,它將複數的指數函數與三角函數結合起來,展現了數學的簡潔和優雅。這個公式在物理、工程等領域中有重要的應用。

  4. 莫比烏斯帶
    莫比烏斯帶是一個拓撲學中的概念,代表了一個只有單一表面的形狀。它在藝術和設計中被廣泛使用,展現出其獨特的美學價值。

數學與美學的關係

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,也是一種藝術形式。許多數學概念都具有美學價值,例如黃金比例費波那契數列。這些數學元素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,如太陽花的花瓣數量、樹木的枝幹結構等。藝術家和建築師也常用這些比例來創造美麗的作品,例如米開朗基羅的「大衛」和希臘的帕特農神廟。

鼓勵學習數學

學習數學不僅能夠幫助你理解自然界的奧秘,也能夠培養你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。數學在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學(STEM)領域中扮演著核心角色,它能夠帶你走向一個充滿創造力和發現的世界。

因此,同學們不要害怕數學,應該勇敢地去探索數學的世界。因為在數學中,你不僅能夠學到科學知識,也能夠體驗到數學的美麗和魅力。

資料來源:

http://hk.cns.hk/tp/2025/03-14/10383069.shtml

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

文章分享: 古人數家產 發明出數學

 

數學對我們有多重要,應該沒有人會懷疑,簡單如數一數我們有多少物件,就已需要利用數字。不過,數字這個概念又是怎樣在古代人類之中出現的呢?今天就和各位討論一下。

鬣狗腿骨有刻痕 估計正在記數目

先介紹一個有趣的考古發現。位於法國西部的Les Pradelles考古區域,早在1930年代就開始被發掘,當中藏有不少古代人種尼安德塔人(Neanderthal)使用過的物件。其中的一件頗令法國考古學家d'Errico好奇:那是一條6萬多年前的鬣狗腿骨,上面被尼安德塔人有規律地用其他工具劃上了9條平行的刻痕。d'Errico用顯微鏡詳細檢查這些刻痕,發現它們的形狀、深度及其他細節都十分相似,令人相信這些刻痕是在同一個場合利用同一種石器刻劃出來的。這不禁令人猜想:為什麼要劃出這些刻痕?

延伸閱讀: 原文

 

(古代尼安德塔人的複製模型。 資料圖)